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关于资产评估立项、确认工作的暂行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8 12:06:22  浏览:822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资产评估立项、确认工作的暂行规定

财政部


关于资产评估立项、确认工作的暂行规定

一、立项、确认工作权限划分
(一)根据分级管理原则,归属中央管辖的国有资产占有单位的资产评估立项和确认,一般由财政部办理;归属地方各级管辖的国有资产占有单位的资产评估立项和确认,一般由同级资产评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
(二)归属地方管辖的国有资产占有单位涉及以下经济行为的资产评估立项和确认,需由省级资产评估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后,报财政部办理:
1、占有国有资产的单位发起设立或改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并拟在境内外公开发行各种股票;
2、占有国有资产的单位经批准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3、国有企业以实物资产收购上市公司股权;
4、国有企业以现金收购上市公司实物资产;
5、上市公司整体或部分收购国有企业;
6、国有股股东以实物资产认购上市公司国有股配股;
7、上市公司与其国有股股东进行资产置换;
8、含有国有股的上市公司与其他上市公司合并;
9、其他。
二、资产评估立项申报及审核
(一)资产评估立项的申报
资产评估立项原则上应由资产占有单位申报,经其主管单位审查后上报同级资产评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1、依公司法设立的各类公司的国有资产评估应由其出资额最大的国有资产占有单位一并向同级资产评估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立项;
2、已开办的含国有股的各类公司按持股额最大的国有资产占有单位的归属关系,企业集团按集团母公司的归属关系,中外合资企业按中方出资额最大的资产占有单位的归属关系,向同级资产评估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资产评估立项;
3、企业兼并的由被兼并方向同级资产评估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资产评估立项。
(二)资产占有单位申报立项需提交的有关材料
1、与评估目的相对应经济行为的有效批准文件;
2、国有资产占有单位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3、国有资产占有单位的近期资产负债表;
4、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表(复印件);
5、资产评估立项申请表(表格附后);
6、提交待评估资产的产权证明和技术鉴定证书;
7、审核需要的其它材料。
(三)评估立项的初审及上报
上级主管单位或地方资产评估行政主管部门须对企业资产评估立项申报的材料进行初审,初审的主要内容为:
1、与评估目的相对应的经济行为是否成立;
2、申报材料是否齐全完备及真实准确。
上级主管单位或地方资产评估行政主管部门经初审认为合格的,正式行文提出立项申请,并将初审意见及有关申报材料一并上报。
(四)评估立项的审核
资产评估行政主管部门收到申请立项的文件及材料后做最终的审核,其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
1、申请立项的文件是否符合要求;
2、申报材料是否齐备及真实准确;
3、评估目的与评估范围是否一致。
(五)资产评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立项申请文件及有关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意见。
三、资产评估确认的申报及核准
经资产评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立项后,资产占有单位可委托具有资产评估行政主管部门认定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后,资产占有单位应按以下程序办理确认手续:
(一)资产评估确认的申报
资产评估确认原则上由占有单位申报,经其主管单位审查后上报同级资产评估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申报材料如下:
1、资产占有单位申请确认的文件;
2、资产评估确认申请表(表格样式附后);
3、评估机构提交的资产评估报告书及评估说明;
4、评估机构和注册评估师出具的承诺函;
5、审核需要的其他材料。
(二)资产评估确认的初审
上级主管单位或地方资产评估行政主管部门须对企业资产评估确认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并按资产评估确认审核内容提出明确的初审意见。
(三)上级主管单位或地方资产评估行政主管部门初审认为合格的,正式行文提出确认申请,并将初审意见及有关材料一并上报。
(四)资产评估确认的审核
财产评估行政主管部门对上报的材料做最终的审核,其审核的主要内容是:
1、上级主管单位或地方财产评估行政主管部门的初审意见是否符合要求;
2、资产评估机构是否具备评估资格;
3、是否有注册资产评估师的签字、盖章;
4、评估方法是否适当;
5、评估基准日的选择是否适当;
6、评估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是否正确;
7、评估目的与评估范围是否一致;
8、评估过程、步骤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9、资产评估报告书内容是否完整、准确;
10、评估机构和注册资产评估师是否按有关规定出具了承诺函;
11、其他。
(五)资产评估报告自评估基准日起一年内有效。超过一年有效期,原资产评估报告无效,须重新评估,并重新办理立项、确认手续。
(六)资产评估行政主管部门对材料齐全的评估报告应在45个工作日内完成确认工作,并下达确认通知书。对材料不全的评估报告不予受理。
四、资产评估立项、确认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资产评估行政主管部门建立资产评估立项、确认的监督检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资产评估项目的立项和确认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在检查中发现违规行为的将予以通报,直至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五、本规定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六、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凡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资产评估立项申请表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主管单位申报编号:
--------------------------------------------------------------------------------
|资产占有单位| |其他申报单位| |
|------------|------------------------|------------|----------------------|
|上级单位 | | 主管单位 | |
|--------------------------------------|------------|----------------------|
|产权其他持有者| | 企业规模 | 大 | 中 | 小 |
|--------------|------------------------------------------------------------|
| 资产所在地 | 省(区、市) 市(地) 区(县) |
|----------------------------------------------------------------------------|
| |一、 上市:1.境内 2.境外 |
|评|二、 发行股票:1.A 2.B 3.H 4.其他 |
|估|三、 发行可转换债券 |
|目|四、 设立:1.股份有限公司 2.有限责任公司 |
|的| 3.中外合资企业 4.中外合作企业 5.其他 |
| |五、 企业:1.兼并 2.出售 3.租赁 4.清算 5.产权转让 |
| |六、 资产:1.出售 2.转让 3.出资 4.重组 5.出租 6.抵押|
| |七、 其他: |
|----------------------------------------------------------------------------|
| 评估范围 | 整体或部分资产: | 整体 | 部分 |
|----------------------------------------------------------------------------|
|待评资产账面值及数量:总资产 万元 其中: |
|机器设备 万元 原值 万元 台(套) |
|房屋建筑 万元 原值 万元 栋 建筑平米 |
|在建工程 万元 项 长期投资 万元 项 |
|无形资产 万元 其中土地使用权 万元 平方米 |
|流动资产 万元 其他 万元 |
|----------------------------------------------------------------------------|
| 负债 | 万元|净资产| 万元 |
|----------------------------------------------------------------------------|
|申报单位联系人| |通讯地址| | 电话 | |
|--------------|--------|--------|----------------------|--------|------|
|主管单位联系人| |通讯地址| | 电话 | |
--------------------------------------------------------------------------------
----------------------------------------------------------------
| 申报单位盖章 |
| |
| |
| 法人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
| 上级单位盖章 |
| |
| |
| 单位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
| 上级主管单位盖章|
| |
| |
| 单位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
填表说明:
1.〈其他申报单位〉指联合申报单位或不由资产占有单位申报时的申报单位;
2.〈上级单位〉、〈主管单位〉指申报单位的上级单位和主管单位;
3.〈产权其他持有者〉指除资产占有单位的上级单位之外的其他
产权单位;
4.表中填写不下的内容可另写附报。
资产评估确认申请表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主管单位申报编号:
--------------------------------------------------------------------------------
|资产占有单位| |其他申报单位| |
|------------|------------------------|------------|----------------------|
|上级单位 | | 主管单位 | |
|--------------------------------------|------------|----------------------|
|产权其他持有者| | 企业规模 | 大 | 中 | 小 |
|--------------|------------------------------------------------------------|
| 资产所在地 | 省(区、市) 市(地) 区(县) |
|----------------------------------------------------------------------------|
| |一、上市:1.境内 2.境外 |
|评|二、发行股票:1.A 2.B 3.H 4.其他 |
|估|三、发行可转换债券 |
|目|四、设立:1.股份有限公司 2.有限责任公司 |
|的| 3.中外合资企业 4.中外合作企业 5.其他 |
| |五、企业:1.兼并 2.出售 3.租赁 4.清算 5.产权转让 |
| |六、资产:1.出售 2.转让 3.出资 4.重组 5.出租 6.抵押 |
| |七、其他: |
|----------------------------------------------------------------------------|
| 评估范围 | 整体或部分资产: | 整体 | 部分 |
|----------------------------------------------------------------------------|
|评估立项审批部门及批复编号 | |
|----------------------------------------------------------------------------|
|评估机构名称 | |电话及联系人 | |
|----------------|----------------|----------------|----------------------|
|证书编号 | |评估基准日 | |
|----------------|----------------|----------------|----------------------|
|申报单位联系人 | |通讯地址及电话 | |
|----------------------------------------------------------------------------|
|主管部门联系人、电话及地址 | |
|----------------------------------------------------------------------------|
| | | |
|申报单位盖章 |上级单位盖章 |主管单位盖章 |
| | | |
| | | |
|法人代表签字: |单位领导签字: |单位领导签字: |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
资产评估结果汇总表
单位:万元
----------------------------------------------------------------------------------
| 资产类型 |帐面原值|帐面净值|调整后净值|重置成本|评估值|增加额|增值率|
|------------|--------|--------|----------|--------|------|------|------|
|流动资产 | | | | | | | |
|------------|--------|--------|----------|--------|------|------|------|
|长期投资 | | | | | | | |
|------------|--------|--------|----------|--------|------|------|------|
|在建工程 | | | | | | | |
|------------|--------|--------|----------|--------|------|------|------|
|建筑物 | | | | | | | |
|------------|--------|--------|----------|--------|------|------|------|
|机器设备 | | | | | | | |
|------------|--------|--------|----------|--------|------|------|------|
|土地使用权 | | | | | | | |
|------------|--------|--------|----------|--------|------|------|------|
|无形资产 | | | | | | | |
|------------|--------|--------|----------|--------|------|------|------|
|其他资产 | | | | | | | |
|------------|--------|--------|----------|--------|------|------|------|
|资产总计 | | | | | | | |
|------------|--------|--------|----------|--------|------|------|------|
|流动负债 | | | | | | | |
|------------|--------|--------|----------|--------|------|------|------|
|长期负债 | | | | | | | |
|------------|--------|--------|----------|--------|------|------|------|
|负债总计 | | | | | | | |
|------------|--------|--------|----------|--------|------|------|------|
|净资产 | | | | | | | |
----------------------------------------------------------------------------------
填表说明:
1.〈其他申报单位〉指联合申报单位或不由资产占有单位申报时的申报单位;
2.〈上级单位〉、〈主管单位〉指申报单位的上级单位和主管单位;
3.〈产权其他持有者〉指除资产占有单位的上级单位之外的其他产权单位;
4.表中填写不下的内容可另写附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河南省爱国卫生条例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


河南省爱国卫生条例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


(1996年9月21日河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职 责
第三章 管 理
第四章 监 督
第五章 罚 则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人民健康,提高社会卫生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爱国卫生工作是增强社会卫生意识,消除危害健康因素,改善环境和生活质量,除害防病,提高全民卫生素质和健康水平的社会性卫生活动。
参加爱国卫生活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三条 爱国卫生工作实行政府组织、分级负责、部门协调、全民参与、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方针。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爱国卫生工作的领导,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按照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地区的爱国卫生发展规划。
第五条 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统一负责、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爱国卫生工作。
县级以上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是本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应当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的设置,由本级人民政府确定。
第六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爱国卫生组织,负责本辖区的爱国卫生工作。
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等单位设立的爱国卫生组织,在本地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指导下,负责本单位的爱国卫生工作。
第七条 对在开展爱国卫生活动、科研和管理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者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八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条例。

第二章 职 责
第九条 县级以上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有关爱国卫生工作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实施与监督;
(二)规划、部署、协调和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爱国卫生工作;
(三)组织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
(四)动员全社会参加爱国卫生活动,开展创建卫生城镇、卫生单位活动,推动农村改水、改厕、环境卫生治理与除害防病工作;
(五)制定爱国卫生工作有关标准和检查办法,组织开展检查活动;
(六)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的交流、合作和有关科学研究;
(七)承办其他爱国卫生工作。
第十条 县级以上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由有关部门组成,实行目标管理和部门分工负责制。有关部门必须按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部门职责分工,负责做好本部门承担的爱国卫生工作。
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的计划、财政等部门应当把城乡除害防病、健康教育、卫生基本建设(包括农村改水、改厕)等爱国卫生工作所需经费,按规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分期实施。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的卫生、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科学知识,提高全民卫生和保健意识。
中小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幼儿园应当对幼儿进行卫生常识教育。

第三章 管 理
第十三条 全省实行下列爱国卫生制度:
(一)每年的四月份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
(二)城镇单位实行门前清扫保洁、绿化美化、卫生秩序“三包”制度和门内卫生制度。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卫生县城活动,按照有关标准,健全、落实各项卫生管理制度,提高城市、县城卫生水平。
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应当开展以普及卫生知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修建卫生厕所、整治环境和除害防病为重点的卫生乡(镇)、卫生村建设活动。
第十五条 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搞好室内卫生和规定范围内的室外环境卫生。
公民应当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在城市市区内禁止在非指定地点倾倒垃圾、粪便、焚烧树叶、丢弃废物;禁止乱贴乱画;禁止随地吐痰、便溺。
第十六条 加强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教育。城市市区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可专设吸烟地点,除专设吸烟地点外禁止吸烟。禁止吸烟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城市人民政府制定。
禁止中小学生吸烟。
禁止吸烟场所应当设有明显的禁止吸烟标志。
第十七条 城市市区内严格限制养犬。限制养犬的具体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城市市区禁止饲养鸡、鸭、鹅、兔、羊、猪等家禽家畜。科研、教学、生产等单位和市区农业户需要饲养的,须经有关部门批准。
第十八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定期组织所属辖区内的单位和居民进行消灭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病媒生物及其孳生地的活动,使病媒生物的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
第十九条 生产、销售、使用灭鼠药物和杀灭病媒生物药品的管理办法,按照本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监 督
第二十条 爱国卫生工作实行专业监督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的社会监督制度。
县以上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通过监督检查活动,督促各地、各部门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各组成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承担的爱国卫生工作的检查监督。
各单位应当自觉接受和配合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 县以上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设爱国卫生监督员,爱国卫生监督员由同级人民政府聘任。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及有关单位设爱国卫生检查员,协助爱国卫生监督员进行工作。
第二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制止或者向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举报违反本条例的行为。

第五章 罚 则
第二十三条 曾被授予爱国卫生荣誉称号的单位和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授予荣誉称号的机关或者上一级机关取消其爱国卫生荣誉称号:
(一)弄虚作假取得爱国卫生荣誉称号的;
(二)卫生质量下降已不符合爱国卫生荣誉称号标准的。
第二十四条 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按照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的规定,由其规定的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进行处罚;规定的行政执法部门未依法处理的,县级以上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有权督促该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十五条 拒绝、阻碍爱国卫生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或者打击报复举报人员,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爱国卫生执法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县级以上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给予批评教育或取消监督检查员资格;情节严重的,可建议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按《行政复议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条例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1996年9月21日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

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

粤府令第139号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已经2009年8月1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第十一届3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省  长  

                        二○○九年九月一日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工作,根据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适用本办法。

  前款所称事业单位,是指本省各级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部门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

  第三条 事业单位补充人员,除下列情形外,应当实行公开招聘:

  (一)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政策安置的人员;

  (二)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免机关任命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

  (三)公务员调动到事业单位工作的;

  (四)事业单位间经费来源相同的岗位之间和财政核拨经费的岗位向财政核补的岗位以及非经费自筹的岗位向经费自筹的岗位流动的人员;

  (五)引进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省(部)级以上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认急需引进的其他高层次人才、短缺专业人才及其需要安置的配偶;

  (六)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

  第四条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第五条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坚持政府宏观管理与事业单位自主用人相结合,统一规范、分类指导、分级管理。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

  第二章 招聘方案

  第七条 事业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制定招聘方案,并报同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行政部门核准,同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招聘方案后7个工作日内作出核准意见。

  招聘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

  (一)用人单位情况简介;

  (二)招聘人数;

  (三)招聘岗位名称、岗位职责和资格条 件、岗位薪酬和相关待遇;

  (四)招聘范围;

  (五)报名时间、地点和方式;

  (六)考试时间和地点、考试方式和范围、面试人数的计算方法、最终成绩的计算方法、考试成绩的公布时间和方式;

  (七)体检和考核的要求;

  (八)聘用人员名单的公布方式、咨询电话、举报或者投诉电话;

  (九)需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第八条 招聘方案经同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行政部门核准后,应当在其门户网站上发布公告,事业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可以同时在其门户网站上发布公告。

  公告的发布时间距离报名开始的时间不得少于10个工作日。

  公告的内容应当与经核准的招聘方案的内容相一致。

  第九条 招聘方案公告后不得擅自更改。招聘方案需要更正的,应当由事业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提出更正内容和理由,报同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行政部门同意后发布更正公告,同时可以顺延报名、考试时间。

  第三章 报名与资格审查

  第十条 公开招聘的报名工作由事业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 公开招聘可以采取网上报名或者现场报名的方式接受报名,报名时间不得少于3个工作日。

  第十二条 公开招聘采取网上报名方式的,应聘人员应当在网上填写《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报名表》,打印笔试准考证或者面试通知。

  事业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应当在面试前对面试对象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

  第十三条 公开招聘采取现场报名方式的,事业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在接受报名时,应当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查验核实有关证书、证明。对符合资格条件的应聘人员,发给笔试准考证或者面试通知。

  第十四条 应聘人员必须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二)具备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

  (三)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或者技能条件;

  (四)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五)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尚未解除纪律处分或者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以及刑事处罚期限未满或者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人员,不得应聘。

  第四章 考试、体检及考核

  第十五条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的考试采取笔试加面试的方式进行,岗位特殊需要的,经政府人力资源行政部门批准,允许采取面试的方式进行,面试可以设计实际操作测试或者测评等环节。

  考试的内容应当包括招聘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技能。考试的试题由事业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委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行政部门统一命制。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部门管理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的考试工作,由事业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也可以委托当地人事考试机构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 考试组织单位应当在笔试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将考生的笔试成绩在同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行政部门的门户网站上公布,也可以同时在事业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的门户网站上公布。

  第十八条 考生对自己的笔试分数有疑问的,可以在分数公布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在省人民政府人力资源行政部门的门户网站上下载并填写《考生查分登记表》,送考试组织单位申请查分。每个考生只能申请查分一次。

  分数核查的范围限于:

  (一)主观题卷面有无漏评,分数的计算、合分、登分是否有误的;

  (二)客观题答题卡作答而无考试成绩的;

  (三)有违纪、违规、异常记录的。

  考试组织单位应当在收到查分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作出书面答复。经核查需要更改分数的,考试组织单位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更改网上公布的分数,并通知因更改分数受到影响的考生。

  第十九条 考试组织单位应当根据招聘方案规定的面试人数计算方法和考生的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面试人选进行面试,面试人选出现空缺的,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其他考生。

  考试组织单位应当在笔试结束后20个工作日内将参加面试人员名单在同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行政部门的门户网站上公布,也可以同时在事业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的门户网站上公布。

  第二十条 考试组织单位应当成立面试评委小组,评委人数应为奇数,且不得少于5人。

  第二十一条 考生应当在面试前30分钟抽签确定面试顺序。

  考生不在规定时间内到达面试候考室的,视为放弃面试。

  面试使用统一试题的,面试期间应当对考生实行封闭式管理。

  第二十二条 面试评委小组应当在考生面试完毕后当场评分、统分,并向考生宣布面试成绩。

  第二十三条 事业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招聘方案规定的拟聘人数和考生的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等额的体检人选进行体检。

  体检办法由省人民政府人力资源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十四条 事业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招聘方案规定的体检要求和考生的体检结果确定考核人选进行考核。

  考核办法由省人民政府人力资源行政部门另行制定。

  第五章 公示与聘用

  第二十五条 事业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招聘方案规定的考核要求和考生的考核结果确定拟聘人选,并将拟聘人员名单在同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行政部门的门户网站上公示,也可以同时在事业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的门户网站上公示,且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个工作日。

  公示期间,对拟聘人员名单有异议的,可以向考试组织单位提出,考试组织单位应当及时组织处理。

  第二十六条 事业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应当公布聘用人员名单,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签订聘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

  事业单位与受聘人员签订合同约定试用期的,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因下列情形导致拟聘岗位出现空缺的,事业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可以按照考生的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其他考生,并向同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行政部门报批时说明以下情况:

  (一)应聘人员体检或者考核不符合要求的;

  (二)拟聘人选公示的结果影响聘用的;

  (三)拟聘人选放弃聘用的;

  (四)未在规定的报到时间内报到的;

  (五)导致拟聘岗位空缺的其他情形。

  第六章 监督

  第二十八条 应聘人员与事业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或者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应聘该单位负责人员的秘书或者人事、财务、审计、纪检岗位以及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岗位。

  从事公开招聘工作的负责人员及其工作人员与应聘人员有上述亲属关系的,或者有其他情形可能影响招聘公正性的,应当实行回避。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行政部门应当履行监管职责,对公开招聘过程中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予以制止和纠正,保证招聘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行。

  第三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各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举报或者投诉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各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在接到举报或者投诉后10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告知举报人或者投诉人。

  各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对决定受理的举报或者投诉,应当组织调查,并将处理结果告知举报人或者投诉人,同时向社会公开。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应聘人员在公开招聘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取消考试资格或者聘用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涂改证件、证明,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应聘资格的;

  (二)应聘人员在考试、体检或者考核过程中作弊的;

  (三)违反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

  第三十二条 从事招聘工作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在公开招聘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主管部门给予处分并调整工作岗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因工作失误导致向社会公布的招聘方案出现重大错误影响公开招聘顺利进行的;

  (二)指使、纵容他人作弊,或者参与作弊的;

  (三)故意或者过失泄露考试题目的;

  (四)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三条 事业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违反本办法不进行公开招聘,擅自聘用人员的,取消聘用人员的聘用资格,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处分。

  第三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的人员违反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影响招聘工作公开、公正、公平进行的,给予通报批评或者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中央和国家机关驻粤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参照本办法执行;其主管部门对公开招聘另有规定的,可以从其规定。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中的《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报名表》、《考生查分登记表》、笔试准考证和面试通知的表格式样由省人民政府人力资源行政部门制定。表格式样可以在省人民政府人力资源行政部门的门户网站上免费下载使用。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